近日来,随着地摊经济的兴起,城市“烟火气”越来越浓,市容“脏乱差”也越来越突出,尤其在体育场周边无序设摊者激增,导致人车混流、扰乱秩序、污染环境、噪音扰民等问题突出。


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解决体育场周边乱设摊位导致的城市突出乱象,满足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和市民群众生活需求,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7月9日上午,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规范体育场周边设摊问题,并采取“五项”措施,着力规范摆摊经营行为。

在前期调查了解的基础上,7月9日下午,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志福同志率队,组织20余名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再次开展现场调研,详细了解摆摊经营人员数量、经营种类及摊位需求数量,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组织经营者宣传《山南市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讲清楚发展地摊经济的政策背景,讲清楚维护市场秩序和市容环境的必要性,讲清楚城市“面子”和百姓“肚子”之间的关系,引导经营者服从管理、规范经营、维护秩序,争取其理解和支持。
7月9日至11日,局全体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齐出动,利用三天时间集中整治和规范体育场周边无序设摊问题。组织小百货、果蔬、服饰、玩具等经营者到指定地点设摊,严禁露天烧烤等违规经营行为,使摆摊经营、消费购物、休闲散步、体育锻炼互不干扰、秩序井然,环境“脏乱差”和秩序混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民群众反响良好。
在体育场北侧彩砖道上设置便民经营摊位140个,并实行摆摊经营实名登记、备案审查、每日抽签和“四承诺”经营制度,着力规范地摊经济发展。据统计,目前,已登记备案经营人员182人、经营种类5种,实际摆摊161人;劝导处理违规多占摊位、抽签未摆摊、在非指定区域摆摊等问题50余起。
坚持“721”工作法,以服务、管理为主,以执法手段为辅,在体育场设置“城管便民服务点”,每天下午17时至晚上23时许,集中开展备案审核、摊位抽签、政策宣传和组织环卫清扫等工作,变被动执法为主动管理和服务,获得了广大经营者的理解、支持和市民群众的一致赞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