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招商引资 走进山南
当前位置:首页>走进山南>经济发展

2020年山南市农牧业生产情况简析

时间:2021-04-27 17:19:52 来源:山南市统计局 作者:妮玛德吉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全面落实强基础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农牧业呈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8.14亿元,同比增长7.8%,全区增速排名第4。

一、总体情况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稳增长2020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8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农业产值6.77亿元,增长9.5%,占总产值的45.5%;林业产值0.24亿元,下降15.6%,占总产值的1.6%;牧业产值7.46亿元,增长10.4%,占总产值的50.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41亿元,增长3.3%,占总产值的2.8%。牧业和农业仍占主导地位。

表一         农林牧渔业产值表(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2020

2019

同比增加

同比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4.88

13.63

1.25

9.2

农业产值

6.77

6.19

0.58

9.5

林业产值

0.24

0.28

-0.04

-15.6

牧业产值

7.46

6.76

0.7

10.4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

0.41

0.39

0.02

3.3

(二)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2020年,粮经饲结构调整为75:14:11。粮食作物面积24952公顷,与2019年基本持平,其中:青稞17894公顷,同比增长1.6%,小麦6255公顷,同比下降5.3%,豆类609公顷,同比增长36.9%,青稞占粮食面积的70.6%。油料面积2667公顷,同比下降11.5%,蔬菜面积2072公顷,同比下降6.9%。

2020年,粮食产量16.4万吨,与2019年基本持平,其中:青稞11.0万吨,同比增长0.9%;小麦5.0万吨,同比下降3.8%;豆类0.3万吨,基本持平,油料7164万吨,同比下降15.7%,蔬菜6.18万吨,同比增长9.8%。2020年粮食单产879斤/亩,其中:小麦单产1073斤/亩,青稞823斤/亩,油菜籽单产358斤/亩,蔬菜单产3976斤/亩。

(三)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2020年,牲畜存栏头数125.43万头只,同比下降1.9%;牲畜出栏头数45.13万头只,同比下降2.1%;出栏率达到35.3%;肉类总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0.4%;奶类产量6.19万吨,同比增长16.4%。

表二         畜牧业生产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20

2019

同比增长(%

牲畜存栏

万头只

125.43

127.89

-1.9

万头

47.35

46.02

2.9

万只

72.97

77.44

-5.8

牲畜出栏

万头只

45.13

46.08

-2.1

万头

14.1

13.39

5.3

万只

28.74

30.02

-4.3

肉类总产量

万吨

2.5

2.49

0.4

奶类产量

万吨

6.19

5.32

16.4

(四)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2020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4元、同比增长12.5%,总量全区排名第3,增速排名并列第4。其中:工资性收入5378元,增长18.1%,占比为33.9%;经营性收入6288元,增长8.8%,占比为39.6%;财产净收入268元,增长24.1%,占比为1.7%;转移净收入3940元、增长10.6%,占比为24.8%。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

(一)农牧业规模化进程推进缓慢。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涉农企业带动能力发挥不够强,合作社整体发展层次较低,现代化农牧业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同时,还存在家底不明、底数不清的问题。

(二)特色产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市场主体缺乏,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链发展模式尚未形成,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培育不足,滚动发展和项目运行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三)农牧民高度依赖政策性补贴,制约多渠道增收。部分农牧民完全依赖政策性补贴,通过经营、转移方式增加收入的意愿不足,“看摊守业”的思想严重,不愿离乡离村,高度依赖政策性补贴,增收渠道较为单一。

三、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首先,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加快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尤其民营企业的引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次,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县(区)建设,适度引导农牧民以土地入股、转让等形式加大土地的整合。同时,引导农牧民群众靠科技种田、减少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市场培育,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一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打通农产品走向市场的畅通渠道。二是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缩短农产品参与市场循环的周期和时间。三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优质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一是发展农村农畜产品加工业。鼓励和引导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延长农业产业链,对农畜产品进行深加工,把农牧业附加值留在农村内部。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巩固提升“农家乐”“藏家坊”等旅游个体户,“增量”“提质”并举发展壮大,推动形成“电商+农户”营运模式,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的完整乡村旅游产业链。三是进一步加快土地确权步伐。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速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通过土地确权,让固化的土地资源变成能流动的资本。

(四)深化扶持观念,增强农牧民内生动力。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针对部分农牧民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树立自力更生、“不养懒汉”的氛围,将国家实施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措施讲清楚、讲明白,努力消除部分农牧民群众的认识误区和依赖心理,把“扶智”和“扶志”同步推进,激发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树立先进典型。积极挖掘农牧民群众中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致富的先进典型,树立安贫可耻、致富光荣的鲜明导向。三是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以产业兴旺为抓手,产业带就业、促增收,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完善和出台相关系列产业奖补政策,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现有的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以及农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规模,加快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为进城人员提供稳定就业支撑,实现稳定就业目标,增加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