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招商引资 走进山南
当前位置:首页>走进山南>山南旅游>旅游服务

氆氇中的精品——乃东“泽贴尔”

时间:2019-02-22 16:44:00 来源:市旅发委 作者:市旅发委
     

羊毛纺织品在雪域高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而羊毛制成的氆氇就是藏地人家身上最鲜明的色彩:藏袍、藏帽、藏靴大多由氆氇制成。哗叽是一种用羊毛细线编织的面料,深受人们喜爱,千百年前在雪域高原就有哗叽的制作工艺,哗叽在氆氇工艺中生产技术难度最大、面料最柔软精细、做工最为复杂,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而氆氇中的上等制品,要属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的哗叽,泽当的哗叽又被称为“泽帖尔”。

因为只有乃东区泽当镇有“泽贴尔”的编织技艺,所以“泽贴尔”藏语意为“泽当的氆氇”。

泽贴尔的历史可追溯至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了汉族先进的农技、医药、纺织、造纸等技术,“泽贴尔”的前身藏氆氇就诞生在这段历史时期。

据唐书《吐蕃传》记载,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文成公主和唐朝送亲官员,公主的男女随员,个个穿绸着缎,衣饰华丽,轻柔绵软,颜色鲜丽。但松赞干布和他的大臣亲贵们,却身着羊皮袍子,颜色较单一,显得笨重又粗糙。

从那时起,松赞干布下决心要改变自己本民族的服装:“自褫毡罽袭纨绡,为华风。”他的臣属们也纷纷改装,穿着中原出产的绫罗绸缎,这是吐蕃上层服装方面的一个大变革。

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编织技术大大提升了氆氇的生产工艺,并在整个西藏的“穿衣历史”中不断革新,越来越柔软、越来越精美,并且在西藏各地都有了自己的特色。泽当镇的“泽帖尔”在氆氇工艺中生产技术难度最大、做工最为复杂,又因为质地柔软、持久耐用、纹路清晰、冬暖夏凉、清洗不变形等优点而享誉西藏,成为各类氆氇中的精品之作。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内,泽帖尔被当作贡品,也是西藏历代高僧及达官贵人用来制作服饰的专用面料,其身价不凡。

十八道流程编织

泽贴尔从选料到工序,都极其考究。

编织泽贴尔必须用羊脖子下及背上的上等细毛,这样的毛,纤维更长,更加细腻柔软,据说,织一条泽贴尔围巾大概要用掉20只羊的后颈羊毛。取了羊毛后,再用清澈的温水进行清洗,清洗时根部在下、头部在上;清洗后进行晾晒,再将晒好的羊毛分成若干份,用天然丝石竹刷子刷毛,竹刷后的羊毛呈三角形。

接下来进行捻线,初捻用拇指和中指将线绕在木质纺锤上,细捻则对捻好的经线进行两股线逆转,增加羊毛线的韧性。当正式上架编织时,泽贴尔也有所不同:织布机上的筘多达184根,进行经纬双线、纬线单线编织,最后还要用大石压三至四天,方可进行染色。不仅如此,染线的原料大部分也为纯天然燃料,包括藏红花等名贵药材。

泽帖尔的经纬线编织技术也相当精细,即便是最熟练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织20厘米左右。泽帖尔共包括18个程序,从取材到捻线,到染色,再到经纬线编织,全部为手工制作。

濒临失传到热销产品

但是精美的泽贴尔,差一点,就消失在历史中了。

正是因为贵为贡品,泽帖尔选材讲究、技术机密,又在现代纺织产品的冲击下,泽贴尔的编织技艺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18道程序,从取材到捻线,到染色,再到经纬线编织,几乎找不出一个“全知全能”的纺织人。

2008年,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本地农民巴桑开办技能培训班,专门探访、聘请泽当居委会三名86岁高龄老前辈对泽贴尔技艺进行回忆、试验和研究,终将这一珍贵文化挽救成功。

20081月,乃东区成立了哗叽手工编织合作社,几年来,两百多人经过培训掌握了泽贴尔编织技术,也开始了泽贴尔的经营之路。2014年,山南“泽贴尔”民族手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新产品融合了许多时尚元素,达到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已经完成华丽转身。

如今,“泽贴尔”已成为乃东区、山南市的一张名牌。在“泽贴尔”的产品展示大厅,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帽子、披肩、围巾、衣服……充满民族特色、样式活泼新颖。泽贴尔的生产、销售也逐渐商业化、市场化。工艺考究的泽贴尔,过去是贡品,现如今是山南热门的旅游产品、传统手工艺品,更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吱吱嘎嘎的编织车间,机杼声不绝于耳,织梭在工人们的巧手中飞旋,配着脚下踩动的踏板,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编织而出,披肩、围巾、藏装以及更多产品,每一件都是独特的存在,都是精品。

时间,带给泽贴尔的是被更多的人青睐,而不变的是这绚丽色彩下的千年传承与文化。

购买小贴士:可在山南市区咨询购买,也可直接前往乃东区泽当镇贡布路泽当寺旁的乃东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购买(山南市区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