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招商引资 走进山南
当前位置:首页>走进山南>山南旅游>旅游服务

加查木碗

时间:2019-03-07 16:56:15 来源:市旅发委 作者:市旅发委
     

在西藏,木碗是十分常见的生活用品。吃糌粑的餐具,饮用酥油茶、奶茶的茶具,饮青稞酒的酒具等大多都是木碗。在以前,人们大都随身携带木碗,因为藏地人家逐山水而居,居所流动性非常大,携带瓷碗容易破碎、金属碗又贵又重,所以轻巧实用、价廉物美的木碗就非常受欢迎。

在藏族地区,藏家人客厅的藏式茶几上总是摆放着一两只木碗,藏族人家重视木碗,用金银装饰毫不手软。随着时间的流逝,木碗不仅是藏地人家的生活必需品,也变成了身份的象征。古代西藏官员,随身佩有一个碗套,俗官挂在腰边,既是一种装饰,又是官阶大小的标志。

     

身份的象征让木碗的分级越来越明显,后来,在西藏很多地区,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谚语:“一只上等木碗等于10头牦牛。”平日里居家过日子,父母的木碗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摆放在碗橱里,用时取出,用后放回,各用其碗,井然有序。有“夫妻不共碗,父子不共碗,母女不共碗,兄弟不共碗”之说。木碗对于藏族人民来说,像自己的爱人一样,一生只拥有一个,并且形影不离,直至陪伴自己走完一辈子。对雪域高原的人们来说,木碗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情怀。

西藏很多地方都产木碗,山南市较为出名的是错那县和加查县的木碗,地理位置不同,所造就的木碗也有细微的差别。但加查县的木碗,在西藏享有盛誉。

在西藏这样的高原地区,树木相对稀少,木材也很珍贵。而加查县盛产核桃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需要几人合抱的核桃树比比皆是,因此铸就了加查木碗的美名。加查县冷达乡仲沙村是加查木碗的主要产地,这里木材资源丰富,木碗制作技艺娴熟,是远近闻名的“木碗乡”。

千百年来,木碗的制作作为一门独特的民间工艺得以继承和发展,但是制作木碗背后的辛苦却鲜有人知。木碗制作艺人都需要在家练习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不把木碗弄破,这是一个绝对的精细活。

制作木碗,第一步是选材。原料主要有桦木、成巴树、赤巴木、杂木的根部源瘤和树木节。其中节大、疙瘩多的树为佳。一只上品的木碗加工中还应该保留独特的花纹,比如磷火纹,或猪鬃纹、猫头鹰眼纹等。据说一只全身均匀布满猫头鹰眼纹的整株核桃树雕刻的加查木碗,价值可达15万元。

第二步是风干,造出的树节、树段风干十至二十天左右,以免制成后破裂;三是制坯,也是俗称的“旋木成碗”。再经过精雕细琢的打磨,做到四周厚薄匀称,线条轮廓清晰,碗底平稳;最后上色,让木碗呈现出鲜润的色泽。

加查木碗,花纹精致、质地结实,每一只都是独特的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木碗,了解木碗,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藏,只为买一只藏式木碗作为收藏。而且在藏博会、山南物交会等大型活动上,加查木碗也是抢手产品,2009年加查木碗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过长期的改进、发展,加查木碗品种花样繁多,同时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先进文化,兼具民族特色,世界特色、现代特色。

而对于藏地人家,木碗不只是生活餐具,它代表的是藏族人民千百年来对历史的敬仰,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旋木成碗,口耳相传,这不仅是一只只小小的木碗,更是千百年的匠心传承。

一只木碗,一生陪伴,一世“情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