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招商引资 走进山南
当前位置:首页>走进山南>山南旅游>民风民俗

新年换新!

时间:2021-02-04 12:45:15 来源:山南市旅游发展局 作者:

 

藏历新年,是个仪式感很强的节日,除了新年时的风俗文化,新年之前,藏家人就要做很多准备了,吃的喝的,还有许多要换新的,过年嘛,当然要“崭崭新新”、“匆匆忙忙”,才有气氛!

买新衣 

 

很多人都有的经历:小时候,过年前就会精挑细选,买好新衣,早早地放在床头,期待新年第一天穿上后的样子。虽然平时穿新衣的时间也很多,但过年时,对新衣的期待却成了最大值。那么,藏历新年穿什么呢?

盛装过年的藏家人,绝对是新年的一道风景线。藏族人民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都全在一身隆重又漂亮的盛装中了。

从帽子到衣服到靴子,从氆氇到邦典到挂饰,从大人到小孩,花时间和金钱来认真准备新衣的过程,是满足的,更是新年里认真的期待。


风马旗

在雪域高原,随处可见风马旗,新年前,藏家人家屋顶上的风马旗是一定要换新的,换新的日子根据藏族算,选择藏历新年初一过后的某个良辰吉日。

这天早上太阳刚升起照到房顶的时候,全院老老少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楼顶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而欢乐的换插经幡、祈福的活动。

换好屋顶的风马旗,让五彩之色随风飘扬,这些很早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习俗,就是藏历新年的仪式感。


 摆羊头

在西藏,过年时也会把羊头摆在“德嘎”旁边,之所以在新年时摆上桌有两种说法:一是羊头在藏语中叫“洛果”,与藏语中的“年头”一词谐音,因而就成了新年物品。

一种说法是,过去雪域高原有很多猴子,过年时,家中的供品要遭猴子偷吃,为了避免猴子偷吃,有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羊头摆上供桌,猴子惧怕羊,就再也不敢来吃供品,从此形成了新年供羊头的习俗,延续至今。



酥油花

 

酥油花,顾名思义,就是酥油做成的花,如今也指酥油创作出的各种造型。

这是新年不可或缺的物品,很多装饰都会用到它。颜色鲜艳,造型多样,有人物、树木、飞禽、走兽,甚至还能塑造出一个故事。

切玛上的酥油花,也寓意着家庭和睦,长者长寿,幼者健康。



 大扫除

新年期间,“图恰”(大扫除)是一项最繁琐且最能体现除旧迎新的仪式。虽然很累,但是大家都满怀期待地擦洗玻璃、翻箱倒柜地进行大扫除,希望把过去一年的垃圾、晦气、霉运给“清扫”干净,焕然一新迎接新的一年。 

“图恰”(大扫除)可不是随便开始的。按照藏历,一般十二月份有五到六次适合“图恰”的日子,藏家人得踩着这个日子,才能“图恰”,更准确地说,在可以“图恰”的日子,要象征性地面朝“吉利方向”扫下烟尘,这就标志着“图恰”的开始了。

 

藏家人的“图恰”不是把脏的、旧的弄干净了就可以了,还要换上崭新的窗帘和门帘。藏家人的意识里,门是一个家庭的“脸”。在街边就许多不同款式、不同厚度、不同颜色的窗帘、门帘,大家认真挑选,带回家,给房子“上新”。



 

从新衣到装饰,当屋子里里外外都“换新”了,藏家人新年的幸福感也就满满的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