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及市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政府重大决策,锚定“四件大事”“四个确保”,聚焦“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以绩效管理为手段、以零基预算为要求、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为支撑,持续深入推进“2+1”财政综合改革,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和财税体制改革,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预算执行总体良好。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总体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42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3.07%,同比增收10942万元,增长12.23%。分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完成65547万元,同比增长1.99%,非税收入完成34880万元,同比增长38.32%。分级次看,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1084万元,同比增收41706万元,增长22.49%;县(区、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343万元,同比增收1564万元,增长3.2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19689万元,完成当前财力数的47.6%,同比增加251301万元,增长23.52%。分级次看,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8125万元,同比增加101648万元,增长36.77%;县(区、市)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1564万元,同比增加149653万元,增长18.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240万元,同比增加5410万元,增长92.79%。分级次看,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24万元,同比减少750万元,下降26.46%;县(区、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216 万元,同比增加6160万元,增长201.57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9269万元,同比减少8749万元,下降18.22%。分级次看,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 11848万元,同比减少1060万元,下降8.21%;县(区、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 27421万元,同比减少7689万元,下降21.89 %。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上半年国有企业还未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因此收入为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情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0 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情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45275万元,同比增加5230万元,增长3.74 %。分险种来看: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722 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839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149 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122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3347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513 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930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情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02718万元,同比增加18466万元,增长21.92 %。分险种来看: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28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199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624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541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6872 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29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29万元。
(五)政府债务情况
我市政府债券余额76.47亿元,其中:一般债券42.5亿元、涉及52个项目,专项债券33.97 亿元,涉及33个项目。自治区核定我市政府债券限额79.14亿元,债券余额在限额以内,风险总体可控。另有自治区2020年分配我市的抗疫特别国债项目26个,余额9.73亿元。全市债券支出进度达85.35%,其中:一般债券支出38.52亿元,支出进度为87.2%;专项债券支出30.74亿元,支出进度为89.18%;抗疫特别国债支出8.17亿元,支出进度为83.95%。按照年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领域,全市申报专项债券项目6 个,项目总投资9.81 亿元,债券需求3.48亿元。申报一般债券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 17.31亿元,债券需求10.84 亿元。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部署、市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攻坚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财政局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山南市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始终坚持基层“三保”出现问题就是管理问题的理念,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优先位置,全面落实各级“三保”主体责任,实行“三保”预算编制审查、运行监控和应急处置全链条管理机制。2024年市本级“三保”支出预算24.31亿元,已完成支出13.17亿元。全市没有发生“三保”风险事件。认真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加大工作力度,统筹调度各类资金资产资源,抓实抓细具体化债方案和政策举措,充分运用中央政策窗口,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山南市政府债务具体化解方案》,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全市债务风险继续保持绿色等级。
(二)扎实做好财政服务保障工作。支持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排资金2.51亿元,用于网络特侦建设、政法系统办案业务经费,切实保障反分裂斗争和维护稳定工作,稳步提升政法系统办案、维稳、处突能力和水平。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安排资金0.19亿元,用于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等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支持基层治理。安排资金2.06亿元,用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强基惠民工作,持续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把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支持完善公共安全和应急保障体系。安排资金0.48亿元,用于安全生产、灾害防治、宣传教育等体系建设,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强化城市韧性。支持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安排资金4.27亿元,着力推动边境建设和生态搬迁、抵边通道和应急救援,不断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吸引人口向边境聚集,切实守护好边境、治理好边境。支持改善生态环境。安排资金5.12亿元,用于荒滩开垦、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治理、南北山造林绿化、污染防治等,持续巩固生态治理成果,扎实推进美丽山南建设。
(三)推动经济乘势而上。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安排资金6.15亿元,用于招商引资企业、非公企业、中小微企业扶持。支持扩大内需。安排资金0.27亿元,用于电商物流业发展扶持、农产品物流和住房购房补贴等,继续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市场潜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2.37亿元 ,用于城市综合管沟、城镇功能提升工程、生活垃圾处置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全力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安排资金0.23亿元,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支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安排资金0.83亿元,用于大数据中心、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等,探索构建精准、普惠的数字生活服务体系,支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支持推进乡村振兴。安排资金21.01亿元,用于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和农产品粮食生产、良种繁育和原种保护等。组织620家预算单位在832扶贫平台上填报脱贫农副产品预留认购份额,涉及资金841.80万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资金5.6亿元,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补助配套等。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安排资金28.55亿元,用于十五年免费教育、教育“三包”等。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安排资金1.81亿元,用于文旅产业发展,增强群众性文化产品供给,进一步促进山南全域旅游发展。提高卫生健康水平。安排资金3.40亿元,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持续提高就业质量。安排资金3.10亿元,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引导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资助创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农牧民持续就业增收。
(五)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强化绩效管理。2023审核市本级2024预算申报项目资金25.26亿元,审减9.5亿元,审减率37%。对监控中发现的执行滞后、会计核算不规范、目标与预期发生偏离、项目管理产生漏洞等问题,及时反馈给部门,采取纠偏纠错,分类处置。持续盘活财政存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职能出发,2024年上半年市本级盘活存量资金0.97亿元。严把评审关口。上半年,完成预概算项目90个,送审资金4.66亿元、审定资金4.09亿元,审减率12 %。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效。上半年,全市完成采购项目170宗,实际采购规模达到5.03亿元,节约资金0.36亿元,节约率6.70%。
(六)纵深推进财政改革。一是为适应财政工作改革的需要,稳妥有序推进撤销代管资金专户,开立预算部门(单位)基本户工作。目前,市直预算单位代管资金专户资金划转,基本户、零余额账户开立、撤销和维护等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持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完善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化建设等领域支出标准、建立分行业分领域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等重点工作。三是持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公物仓资产和罚没财物公开拍卖工作,上缴国库资产处置收入520.52万元。
(七)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健全财会监督体系,构建各类监督主体横向协同、市本级与县(区、市)纵向联动、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发现各类问题103个,主要涉及:补贴政策清单未公开、双重享受补贴资金、补贴资金未通过“一卡通”发放、不符合政策条件人员违规申领生态岗位补贴等方面。已追缴并上缴国库资金74.96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收入征管。做好形势研判,加强统筹调度,均衡组织入库,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加强涉税部门联动协作,盯紧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地区,依法依规征收税费。完善财税征收管理,依法严惩违规收费和虚收空转,持续提升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增强非税收入挖潜增收力度,督促执收部门依法依规、及时足额征收,确保非税收入实现应缴尽缴。学好、吃透、用活国家各类政策,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加大汇报衔接力度,全力获取各类支持。
(二)规范支出管理。既确保安全,又加快速度。习惯过紧日子,不该开支、不必开支的一律不开支,确保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优化支出结构,在用好有限增量资金的基础上,下大力气盘活、调整存量;硬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追加和调剂调整;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以工作提醒函的方式,对预算执行缓慢的预算单位和县(区、市)进行书面提醒,必要时由政府分管领导采取约谈的方式对其进行督促,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三)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硬化预算控制约束,充分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成果,加大资金使用监控力度,促进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积极落实关于财税体制改革有关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积极配合自治区财政厅稳步推进自治区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统筹做好改革各项基础工作,妥善处理收支划分、基数划转等工作,确保改革平稳过渡。
(四)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财政部门坚决履行好财会监督主责,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加强对财政、财务、会计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扎实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实现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成果共享,形成监督合力。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压实整改责任,抓好整改落实,对一些屡审屡犯问题,从制度机制上剖析原因、堵塞漏洞,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按照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有关决议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解放思想、埋头苦干,扎实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落实“四件大事”推进“四个创建”和我市“六个走在全区前列”的实际成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山南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