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招商引资 走进山南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五公开专栏>结果公开

山南市水利局党组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5-03-25 11:47:50 来源:山南市水利局 作者:

山南市水利局党组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以来,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十届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部署,结合水利自身的属性,法治建设工作与水利行业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努力实现水利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强化党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领导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纲要》等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三会一课”、个人自学等方式,全面系统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论述,使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学习有制度、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全年组织学习法治思想 24次、专题研讨1次、举办法律法规讲座2次、培训1期。

(二)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和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一是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本年度制定《山南市水利局关于明确河道采砂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山水字〔2024108号)文件,废止《山南市河道采砂管理办法(试行)》,并将相关材料备案至司法局。二是强化依法决策意识。为了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明确决策责任,提高专家论证质量,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对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规划、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重大公共建设项目,通过新举措加大公众参与力度,深入开展风险评估,认真听取和反映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健全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局法律顾问由西藏谦卓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在开展合同签订、行政执法、民事纠纷等事项上提供了法律意见。

(三)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是以落实河湖长制为抓手,强化河湖常态化管理,严格按照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办法有关要求,2024年河湖受理涉河项目20个,下达审批许可17个;水资源下发20个行政许可决定、核发12个电子取水许可证、批复45份取水计划。通过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把我市水安全保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工程体系建设;全力落实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检查结果公开制度、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职责,严格水行政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水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同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涉河湖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排污等行为。全年开展专项检查112次,出动检查人员254人次,纳入执法案件台账问题12个开展遥感图班整改销号行动。2023年水利部推送我市遥感监测图斑问题认领143个,截至目前已完成图斑整改142个,正在推进整改1个问题。2024年水利部推送我市遥感监测图斑问题认领问题4个,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审计下达2024年遥感图斑认领问题21个,目前已完成整改13个,其余正在积极推进整改工作。二是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进一步规范了水行政处罚行为。深入推进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工作。不断完善强化水行政执法层级监督,健全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建立“河湖长+警长+检察官”联动协作机制,查处非法采砂案件6件,其中行政立案5件,没收非法所得17.6万元,下达行政处罚29.5万元

(四)深化学法普法、提升全民法治观念

一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制定了我局的普法规划、年度普法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任务和工作要求。持续转变行政执法理念,促进行政执法从管理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按照非强制手段优先适用原则,实行事前提醒的工作机制,在水资源税、水土保持费征收、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加大提醒、指导机制,利用好现代化监测手段达到公正管理目的。二是结合“法律六进”、“世界水周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纵向推进普法工作按期落实。开展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切实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一年来,学习宣传法律法规20余场次,宪法宣誓1次、面向社会公众的线下普法活动累计11次。推动依法治水理念深入人心。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薄弱,学法意识还不浓厚,少数干部和部分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还需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形式相对单一。三是部分干部职工对涉水事项中哪些事项属于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清楚,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规范程度不高。四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有差距。存在推进较慢、工作衔接不畅的问题,导致部分行政执法案件质量不高。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职责规定》,围绕《二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及分工方案》内容,起草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法报告,坚持第一责任带头认真履行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导,有效推动了市水利局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开展。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水利局将普法工作纳入本单位法治建设总体部署,坚持将普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将普法和依法治理同水利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扎实做好顶层设计,每年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山南市水利局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年度普法内容和普法目标,将普法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到各科室,做到有安排、有部署。二是明确了局主要领导是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以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中心、院)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完善局法治工作相关制度,将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先选优重要指标。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承担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着力落实好《关于印发<2024年山南市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的总要求,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过问、督办,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细化普法责任清单,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三是全力推进水利重点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农村供水“三个责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动态监测机制和水费收缴机制,实现了农村供水工程有人管、有钱管、能管好的良性运行管理。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提升执法综合素质。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召开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网上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法治理论的学习,加强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素养,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执法队伍。

(二)进一步推进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执法事项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进一步深挖细查存在问题,持续加强行业监管,认真履行执法职责,依法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不断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节点,围绕水利管理执法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加大水利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通过多形式,扩大受众面,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尊重、遵守水法律的观念和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