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情况
7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农业推广中心主任王鹏,琼结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叶建勇,措美县政府副县长普布扎西,错那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兵介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发布会现场。
➤王鹏介绍,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制定出台了《中共山南市委员会、山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山南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把工作重心调整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上来。严格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精准识别监测对象,落实好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安全等政策措施;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把促进脱贫群众增收作为重点,分门别类制定措施,将增收任务分解到县、乡、村、农户,落实“一户一策”增收措施。利用“832”平台和援藏渠道助力农副产品销售,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加收入。围绕产业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牧区小型基础设施等,实施统筹整合项目810个,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市新增硬化路面583.4公里、新增水渠899.5公里、新增防洪堤356.2公里,保护耕地面积1.63万亩,受益群众47856户18.5万人。
➤叶建勇介绍,2023年琼结县保障粮食播种面积1.9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0%以上,完成粮食总产量1.2045万吨。近两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81.72公顷,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021公顷,全县耕地高标准建成率达80%以上。先后完成琼结县“菜篮子”基地产业提升项目、“菜篮子”基地一期大棚改造升级项目,构建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以强吉乡村文化旅游为重点,打造强吉林卡酒店、强吉青稞酒庄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15.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90万元。大力发展高山畜牧、青稞酒、民宿旅游等村集体经济,先后培育出一批集体经济品牌亮点,全县2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首次全部突破10万元。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优化,制定落实好“一户一策”帮扶,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全县脱贫人口2023年人均纯收入达18908.16元,增速为15%。采取“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发展模式,每人年增收12000元。建设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绿色银行”,先后创建“美丽庭院”450户,打造“新时代宜居家园”样板片区8个、示范户360户。围绕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实施一批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全县公路里程达到177公里,行政村、自然组硬化路通畅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设35千伏变电站3座,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稳步提升。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类、人居环境整治类项目12个,成片连线布局建设一批和美乡村示范乡镇、示范村,连片布局公共设施、特色产业。选优配强村(社区)干部,增设乡村振兴领域事业机构、调剂编制,选派第一书记、驻村队员,不断充实基层力量。以入选“全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为契机,科学划分72个基础网格和13个专属网格,推动社会治理“多网合一”。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鼓励和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激发群众追求良好文明风尚的内生动力。
➤普布扎西介绍,措美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春耕备耕调查领导小组,深入实地开展“拉网式”摸排,推行粮食稳产增产“3+2”行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等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力拓宽增收致富门路。上半年,全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0028.49元,增速达到18.87%;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十三五”产业项目共创收1094.75万元,带动群众增收453.75万元;大力推进“四清两改”“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整治残垣断壁、破旧建筑、私搭乱建等突出问题,有序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和人畜分离工作。落实《山南市打造“十乡百村”实施方案》要求,今年来,投入衔接资金13335.7万元,实施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16个项目,不断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全面推进村级网格化治理,锻造基层治理的“生力军”。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渠道,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
➤周兵介绍,错那市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始终坚持精干力量往乡村振兴领域倾斜,构建职能明确、分工合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村振兴组织架构,全力推动各项举措部署落地落实。建立完善县级干部定点帮扶防返贫监测户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户动态调整,构建“1+N”防返贫帮扶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累计投入资金17.5亿元,实施边境小康村全覆盖建设,全面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创新实施“教育一揽子”政策,“5个100%”深入贯彻落实。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人民医院、藏医医院先后创成二乙综合医院、一级甲等民族医医院。率先在全区高海拔县城、乡镇实现集中供暖、供氧全覆盖。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五大保险参保率达到100%。通过健全服务体系、提供岗位、技能培训、发挥项目建设吸纳劳动力作用、政府开发岗位等措施,促进群众就业创业。近三年,累计开展技能培训65期,实现转移就业1446人。建立健全“十四五”期间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库和“三年滚动”项目库,新增计划外强边项目30个、总投资5.85亿元;累计投入资金7.74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领域项目68个。抓牢资源优势,持续推动农牧产业上规模、旅游服务产业创品牌、清洁能源产业求突破、民族手工业显特色,近三年,产业带动群众就业1133人次、就业创收1000万元以上。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77552人次、收入3909.4万元。通过对口援藏省市和公安部等渠道引进各类支援建设人才50人,引进西部志愿者22人,举办市乡村各类培训班21期,受训人数达1398人次。扎实开展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明实践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河变湖”“树进院”等生态保护民心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近三年,选派85名精干党员干部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共选派291名优秀驻村干部,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党员返乡创业,选优配强基层力量。
西藏日报驻山南记者站、山南广播电视台、山南市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