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招商引资 走进山南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扶贫救助

洛桑旦增:隆子县特色农产品“代理人”

时间:2024-07-03 10:05:21 来源:山南网 作者:

隆子县特色农产品“代理人”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洛桑旦增


在隆子县,提起洛桑旦增,大家都说他是隆子县特色农产品“代理人”。

这一称呼的得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图为洛桑旦增检查产品供应情况。

2016年,随着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作为土生土长的隆子县热荣乡人,39岁的洛桑旦增被精准扶贫产业扶持政策深深吸引。

“能不能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带动乡亲们摆脱贫困?”洛桑旦增立即联系乡政府,深入了解相关政策,积极申报扶贫产业项目,最终确立了隆子县洛旦农畜产品加工厂建设项目。

图为洛桑旦增的合作社扩建的厂房。

投资125万元的加工厂次年就建成投产,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当地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业增收。

加工厂建立之初,如何开发新产品,让作为合作社负责人的洛桑旦增一度发愁。“那时候,但凡去外面参加培训、展销,我就会特别关注别家的农特产品,再想想我们自己可以做哪些产品。”洛桑旦增说。

通过各种渠道开发新产品,加工厂拥有了黑青稞糌粑、蓝青稞糌粑、黑青稞茶、豌豆粉、辣椒粉、藏式枕头等50多种特色产品。

图为黑糌粑样品。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光有好产品,光有品牌,没有销路也不行。

为了扩展销路,洛桑旦增积极参加技术培训,主动向别人学习交流;尝试淘宝、微商、直播带货等各种销售渠道。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合作社还在县城设立了直营店,店里经营的产品深受来往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喜爱。

图为洛桑旦增在店铺内整齐摆放产品。

新产品不断生产加工面世,合作社的效益也逐年增加。洛桑旦增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在扩大合作社规模的同时,他拿出一部分利润用于回馈社会。

2017年开始,合作社累计为周边15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分红资金近26万元;实现固定就业7人,月均增收3000元;临时就业10人。2020年合作社慰问80名当地特困学生送出1.1万余元慰问金。

图为洛桑旦增收到的锦旗。

如何找出路、谋发展,为群众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是洛桑旦增心中的头等大事。

2019年,洛桑旦增注册成立了隆子县沃洛特色产品综合销售有限公司,利用自己的直营店和电商平台,主动帮助扎日乡、加玉乡等周边乡镇的8家合作社免费代销藏鸡蛋、藏香猪、藏式手工包、羊毛毯等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累计销售额达55万元。

洛桑旦增还协调热荣乡才麦粮油加工厂与隆子县工会进行合作,通过工会会员发放福利的方式,销售糌粑、荞麦枕头、菜籽油、辣椒、鸡蛋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创收78万余元。

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部分特色农产品缺少销路的问题、让更多的农牧民受益,还进一步提升了隆子县特色产品的知名度。

图为洛桑旦增拿出企业部分利润,帮扶当地特困学生。

才麦村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热荣乡优秀党务工作者,隆子县就业创业好榜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西藏自治区第六届劳动模范……如今,拥有多项荣誉的洛桑旦增依旧忙碌在乡村振兴一线。对他而言,这些荣誉不仅是一份鼓励,更是一份责任。未来,他将继续创新思路,开阔视野,带领乡亲们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