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招商引资 走进山南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媒体聚焦

洛扎县“1192”工作法推动乡村面貌换新颜

时间:2023-09-22 18:32:39 来源:山南市配合第二轮第一批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

近年来,洛扎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充分运用“1192工作法,在切实巩固好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成果的基础上,接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着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努力建设西藏边境民生提质示范县。

“1”即强化组织领导结合洛扎实际,划分7大战区,成立由县级领导任战区指挥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采取14”模式,即下设1个办公室和4个工作专班,协同配合开展工作

“1”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持续推进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要领导发挥关键作用、做好表率,积极带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驻军部队和非公企业等4000余人参与到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9”即“四清两改两推进一建设”。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人居环境整治与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农牧区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清理河湖沟塘。深入推进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排查,加大生活污水、黑臭水体、白色垃圾等治理力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展各级河(湖)长巡河(湖)539人次。清理废弃物。坚持“两提高、一减少”原则,进一步提高农牧区畜禽养殖和种植业污染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地膜覆盖面积。清理生活垃圾落实好“门前三包”制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执行“户收集、村(社区)集中、乡(镇)转运”要求,清理垃圾600余吨,确保村庄清洁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清理饲草料堆放。按照“两统一、一防止”要求,做到统一饲草料堆放地点、统一饲草料堆放高度,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户厕改出新生活。按照“四有四无两清一用”标准,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推广技术成熟、性价比高、群众乐见的改厕模式,完成户厕改造222户、完成市级下达任务111%改习惯改出新文明。推广运用“积分制”“红黑榜”,做到五进柜、五干净、治七乱,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牧民群众的内在自觉要求。推进残垣断壁(私搭乱建)拆除。“三早、三坚持”为抓手,做到早谋划、早摸底、早对标,坚持因户制宜、有序推进、比学赶超,全面拆除残垣断壁、私搭乱建、危旧房屋等1100余处、完成率达90%以上。推进人畜分离项目建设。按照“三到位、两坚持”要求,做到政策宣讲到位、建设标准到位、资金落实到位,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既充分考虑农户实际及生产生活习惯,又充分考虑实用性和经济性,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2800余户、完成率达90%以上。加强边境城乡建设。按照建设边疆明珠小镇标准,大力实施边境小康村和抵边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参与边境小康村建设384215578人,累计抵边搬迁292966人,加快4个抵边搬迁点建设,切实增强人口集聚能力。

2”即强化“两个”保障。强化资金保障。本级财政配套资金2.08亿元、群众自筹3.73亿元,如期完成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积极对接上级部门,落实统筹整合资金3.19亿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1100万元),实施19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健全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县级财政累计投入经费780万元、乡(镇)、村(社区)累计自筹经费370万余元。每年投入县乡村三级生活垃圾运营资金521万余元,着力提升垃圾转运处理规范化。强化激励保障。按照“一周一整治、一月一自评、一季一考评、一年一奖励”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定期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评价考核,对人居环境改善明显的10村(社区)分别给予5万元资金奖励。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驻军部队和非公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卫生户厕拥有率达90%以上,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保持在100%,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得到有效管控,绿化美化村庄覆盖率达100%32个村(社区)清洁行动实现全覆盖,农牧区“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绝大多数村庄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牧区面貌焕然一新,边境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为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助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洛扎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